林獻羔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2)
請我們注意末一句,「凡事都是虛空」。這是一個王對人生的結論,意思是,人的一生,結果是一個「空」。也許你會說:「別人的一生可能撲個空,而我的一生,準能成就大業,得大名,發大財,人生實在有意義極了。」但請你記住,你年輕時倒可以這樣說,及至你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就會歎息,愁苦,抓不住任何可靠實際的東西了!除非你相信耶穌,接受祂做你的救主,否則你總會感到人生實在是虛幻的!
聖經中有一卷名叫傳道書,特別講論人生的虛幻。這本書只有12章,其中提「虛空」2字共32次,「日光之下」28次,指一個人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都是虛空。
佛教對世界的看法是「空」的。他們說:「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兒也空……。」佛教的人生觀是悲觀的,他們是厭世的,因而他們要上山修道,看破紅塵,脫離凡間,他們認為人生就是痛苦:生、老、病、死,苦;富貴的、做了王的、也要經受生、老、病、死,苦。他們認為人死了就要投胎,按我們今生的善惡決定做人的等級或做王、或做乞丐、或做禽獸,這就是輪回。來世做貧賤者固然痛苦,就算投了王胎,當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一個字,就是「苦」。他們的目標,不是投個好胎,而是要「寂滅」。這就要修行到頂峰然後入「涅槃」,即不生不滅。要達到入涅槃,就得修行「止於至善」。他們原來不是說人死了,不是到地獄就是上天堂,這是後來才產生的,他們修行的目的就是寂滅,也不做人,甚麼也不做,那就不再受痛苦了。他們承認世界上一切皆空,但他們沒有一個辦法來彌補這個「空」。基督徒看世界也是虛空、痛苦。但我們不是厭世派。我們的人生觀是樂觀的,因為我們找到了至寶耶穌基督,一個人沒有神,離開神,是何等的空!正如初生的嬰兒沒有父母是何等的痛苦一樣。在日光之下,一切只是捉影捕風,「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1:14)「虛空」和「空虛」是一樣的意思。捕者捉風也,我們一切所作的,有如「捉風」,風怎能捉住呢?捉來捉去,還是一個空。
人活著到底為甚麼呢?李白豈不是說:「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有如作夢,夢是虛幻的,快樂的時日到底有多少呢?
人生的虛幻
人活著到底為了甚麼呢?換句話說,人生的意義是甚麼呢?現在我們不是說基督徒人生的意義,我們乃是說世人人生的意義。沒有神的人,他們的人生意義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吃喝
古人說:「民以食為先」,也有人說:「民以食為天」。神造食物,本來是要給人享受的。「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創2:9)自從人類犯罪以後,「吃喝」就成了生存的必要條件。第一個人犯罪就是在食物上犯了罪的,今天多少人為了「飲食」犯罪,犯大罪,甚至喪了命呢?「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傳6:7)有人說:「辛辛苦苦為兩餐」。真是為了口腹。對於失業的人來說,他們感到非常痛苦,因為找不到工作,就得不到溫飽。人犯了罪,要勞動才得食!「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3:19)
辛辛苦苦是為了食,食是為了生存,生存要工作,工作又是為了食。我們的口腹真是個無底深潭,今天要吃,明天又要吃,天天吃,吃了還要吃,直到死了才停止。吃喝是為了不死,但吃吃喝喝也無法免去死!貧窮的人吃得差些,但他們也想吃得好些,所以他們要努力賺錢,他們得了錢就可以吃得好些。有錢的人,可以補身,也可以多吃美味,他們任意揮霍,他們只知「今朝有酒今朝醉」。慈禧太后在王室裡,每天花200兩白銀來吃喝。其實吃喝,除了維持生命,補養身體,貪圖美味,還有甚麼呢?到後來還是死了。美味也只不過幾分鐘以至1個小時,以後又沒有了。人生就是為了吃喝嗎?所羅門王說:「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2:25-26)「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傳5:17)吃喝是很假的,吃了喝了又沒有了。買一件用品,還可以用幾年,吃喝一下子就完了。一件虛空的事竟成了全世界人日以繼夜追求的目標!
二、玩樂
吃喝是一件樂事,玩樂也是一件樂事,這是一般人所追求的。我們知道:要玩樂就得用錢,貧窮人連養生也成問題,怎能談玩樂呢?只有富足的人才能有玩樂的機會。不過,這多是很容易犯罪的:淫亂、醉酒、賭博、吸毒,固然不是正當的玩樂,這是罪。但有些娛樂都會導致我們犯罪的,本來看電影、看電視不是罪,但多少人就是在這娛樂上犯了罪。最近英國很多青年人沉迷於電視、不讀書,不務正業,漸漸變壞。就算不犯罪,也是虛空。很多人喜歡看電影,看小說,看完之後哭一場。他們被電影和小說所感動,所說所影的一個悲慘的結局,能使我們同情,但不能解決我們人生的虛幻。只有信耶穌,才能解決你的愁苦。這是千千萬萬基督徒的經歷。
旅遊也是一件樂事。他們有很多錢,無處花費,便旅遊取樂,這當然是件正當的事,不是犯罪。但人生就在這些事上取樂,了結一生嗎?所羅門是最繁榮的一個王,他寫了一本傳道書,一直在歎息人生的虛幻:「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妃嬪……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所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2:4-11)玩樂享受只能麻醉我們,並不是人生的意義。這也不能解決我們人生的痛苦。
三、追求智慧知識
我們讀書,這是追求知識。一個有智慧有知識的人可以大有作為。我也是很愛知識的,但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知識能否滿足他呢?智慧是可以鍛煉的;知識是可以追求的,但這不是我們做人的目的。有人很喜歡讀書,手不釋卷,真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有人只是讀書、讀書,他們讀死書,死讀書,甚至於讀書死。完了!這又有甚麼益處呢?書呆子,甚麼經驗都沒有!至於那些有知識又有經驗的人,他們可以成大業,又何嘗不歎息人生虛幻呢?所羅門是一個很有智慧的王,南方女王不遠千里到訪,為要領教他的智慧,但請聽所羅門的話:「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傳1:16-18)箴言書和傳道書都是所羅門寫的。箴言書是一本智慧的書,凡遵行神的道的人都有真智慧。傳道書說:在日光之下,世人所追求的智慧和知識,不過是捕風而已。有智慧和知識的人,如果沒有神,心靈是虛空的。難怪許多科學家都相信真神。例如: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等,他們都是基督徒。有智慧有知識而沒有基督,就是「捕風」。
四、為名
有人認識到:如果人生只為吃為喝,是很卑下的,他們追求名譽和地位。好吃是人的本性,為名也是人的天性。有些人甚至用錢買來虛名,但真才實學而成名者實在是不容易的。能流芳百世者能有幾人?恐怕很難輪到自己的頭上。有不少人不爭利但爭名。他們要做有存留價值的工作,因此就要勝過對手,出人頭地,結果引起對方的嫉妒,招來禍害,至少也被奚落。「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4:4)「靈巧」2字可譯作「成功」。多少人為了自己的成功,招來別人的嫉妒。至於順利成功的,就沒有幾人。他們到後來又怎樣呢?名利也是虛假的,一切皆空!另有一些人追求名譽沒有甚麼盼望,縱然有盼望也沒有甚麼安慰,倒不如走另一個極端,作一個愚人,不貪求甚麼,只顧吃自己的飯就是了。「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4:5-6)
五、為財
有人認為「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人為財死」,這都是反映人的思想。我們都想發財,但真能發財者有幾人!有人由正路發財,也有人(為數不少)想盡辦法要得橫財,因為做正當工作發財的不多,所以就用發橫財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可是當我們得了財富以後,還是不滿足的。總之,錢財越多越好。多年前,英國有個窮漢子得了頭等彩票,一下子贏了70多萬英鎊,但幾個月後,他突然自殺了,留下一句遺言:「我咒詛我贏獎的那一天!」原來他中獎以後,頓成巨富,不再出賣勞動力了。自己搞了幾盤生意,生活奢糜好賭,揮霍無度,短短幾個月後,生意失敗,債臺高築。從貧窮變巨富容易,要他再變窮漢就難了。所以,他自殺了。錢財多得很也是虛空。請聽經上的話:「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傳5:10-14)一個人貧窮就想發財,但當他發了財之後,他又怕被人劫掠。手中有幾百萬元,被劫掠一空還是小事,最怕就是謀財害命!從前有一個財主,被強盜用手槍指著,問他:「要錢還是要命」,他舉起雙手說:「我兩樣都要」。這是世人的寫真。有命無財不好過,有財無命等於零,他兩樣都要,結果兩樣都失掉。「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有錢的人,他的命就貴重了。可是有錢人的生命比貧窮人的生命危險得多呢!我們做人的意義就是為財嗎?這就太沒有價值了!
六、為健康長壽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傳6:3-6)我們吃得好,除享受之外,主要還是為了健康。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少受病痛之苦,他還可以延年益壽。人活著是怕死的。醫學發達,怪病百出。藥物只能治病,延長壽命(姑且這樣說),但絕對不能叫人不死。一個人活到70歲,又想活到80歲、90歲、100歲,他總是不願死的,越有錢的人越怕死,年老多病的人不願死,年輕力壯的人不願意老,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
「……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是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傳4:13-15)難怪秦始皇要找長生不老的仙藥。他(包括人類)不願死,更不願老。結果怎樣?他還是死了。人人都希望長生不老,一直過著青春的日子。這是空想。我們為這個目標去奮鬥,到頭來就會覺悟,這也是虛空。
七、為人類謀幸福
歷世歷代不知有多少人都高唱為人類謀幸福的高調。我們承認有不少人都是全心全意為人類幸福而奮鬥終生的,甚至有為人類而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命的。但也有不少人打著為人類謀幸福,其實為自己的名利地位打算,為自己的兒孫後代打算。表面上為人類,背地裡卻為自己爭功勳,為得別人的稱讚,為家室。「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未免太自私,太卑污,可是實在有不少這樣的人。我們基督徒不單顧自己,基督徒在社會上是造福於人的。我們基督徒無論做甚麼工作,都需要有良好表現,所以無論哪一個地方都喜歡雇用基督徒。我們不只為社會謀幸福出力,我們更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為要叫人得到永生福樂。我們甚至犧牲性命,也要叫人因信基督得永生。這才是真正為人類謀幸福的呢!如果我們以「為人類謀幸福」為最高的目標,那麼又有甚麼意義呢?如果人是不死的,那麼我們所作的就極有意義了。可是,若是為必死的人謀幸福,這又有甚麼可貴的呢?如果這是做人的意義和目的,那麼,我們都早死好了。因為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多活千年都要死。我們來這個世界走一趟,就是彼此謀短暫的幸福,不久就要死去,這有甚麼益處呢?難怪《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的作者想不通人生的意義,請聽她自己的話:「我今年23歲,應該說剛剛走上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奧秘和吸引力對我已經不復存在,我似乎已經走到它的盡頭。」「為了錢的問題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親竟因此拒絕給我寄養費,使我不能繼續上學,而淪為社會青年。」「我求助友誼,可當我有一次犯了過錯時,我的一個好朋友竟把我跟她說的知心話全部悄悄地寫成材料上報了領導……如果說為名吧,未免離一般人太遠,『流芳百世』、『遺臭萬年』者並不多,如果為人類吧,卻又和現實聯繫不起來,為了幾個工分打破了頭,為了一點小事罵破了街,何能奢談為人類?如果為吃喝玩樂,可生出是光著身子,死去帶著一副皮囊,不過是到世上走一趟,也沒有甚麼意思。」「過去,我曾那麼狂熱地相信,人活著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美好,為人民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現在想起來多麼可笑。」「人生的路啊,越走越窄,可我一個人已經很累了,彷彿只要鬆一口氣,就意味著徹底滅亡。真正,我偷偷地看過天主教堂的禮拜,我曾冒過削髮為尼的念頭,甚至我想到過死……心裡真亂極了,矛盾極了。」
許多人讀過這篇文章,也曾作過很多解答。但是,除了相信基督之外,有誰能解決人生的歸宿呢?
一想到人要死,就會感到萬事皆空。「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傳3:19-20)
一個人未死,尚且感到萬事皆空,何況想到死呢!死了不只是個「空」,更可怕的結局—永遠滅亡,受永刑!不用說永遠滅亡,就算死了就完,那也是虛空。這樣,想到今生,就覺得虛空極了,「……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傳9:3-4)「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然而也當想到黑暗的日子,因為這日子必多,所要來的都是虛空。」(傳11:8)我們一切所積蓄的,都不能帶走。有個人對他的兒子說:「我死了以後,在我的棺材兩旁開兩個小孔,將我兩手伸出孔外,好說明我空手來,也空手去。」我們到外地,可以帶我們喜愛的東西去,但我們若是死了,就甚麼都不能帶走。「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 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傳5:15)
生路
正當我們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向的時候,我們只有一聲歎息,因為人人都要走向死亡的道路。「死亡沒有人能倖免,沒有人能解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傳1:4)大批的人來。誰可避免死呢?不能!智慧的人不能,有錢的人不能,有地位的人也不能。世人只講「死得光榮」、「重於泰山」來自慰。我們相信耶穌的人,也要死,但我們已經找到了永遠的歸宿,所以,只有基督徒才能視死如歸—歸天家。
我們前面講傳道書。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王。一個滿有智慧的王,財富過人,要甚麼就有甚麼:金錢、名譽、地位、知識等應有盡有。可是他竟寫出一本傳道書—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他享受了一切,但卻不能叫他因物質世界而喜樂。他後來給人們指明了方向 「……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傳8:12)
另外在新約,我們看見一個叫保羅的,他曾為福音的緣故受盡艱苦,為神的道坐過兩次監,最後被羅馬尼羅皇殺害。凡念過新約的人,無不敬重他;凡讀過他書信的,無不受感動。他沒有感到人生虛幻。他的一生是美滿的一生。他在腓立比坐監的時候,給腓立比的教會寫了一封信,他的信充滿喜樂。腓立比書短短4章,提「喜樂」2字共16次,按人的常情,只有悲觀喪氣,哪能從心裡發出「喜樂」兩字呢?他不但自己喜樂,他還能勸別人一同喜樂:「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保羅因信基督耶穌,他不因人生的虛幻而感到絕望,相反,他是充滿喜樂平安。他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耶穌都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7-8)
一個王寫出一本「虛空」的書。一個坐監的人寫出一本「喜樂」的書。這是甚麼道理呢?
原來信耶穌的人也要死,死後也不能帶走甚麼東西,「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7-8)雖然如此,但我們有了永生。比得著全世界更寶貴。如果我們還未信耶穌,沒有永生,那就毫無喜樂,毫無把握:「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靈魂),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16:26)
朋友,你感到人生沒有意義嗎?你感到絕望嗎?請你趕快接受耶穌做你救主。無論我們有的罪惡有多少或有多大,祂都能赦免我們、拯救我們。祂被釘在十字架,不是因為祂有罪,祂沒有罪,祂受苦完全是為了世人的罪。我們人人都有罪,有罪的人就要受永火的報應。如果我們要自贖,怎麼也贖不了我們的罪,但神愛世人,祂不用我們自己想辦法,祂替我們設立了一個救法:「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2:24)只要我們承認我們是罪人,求祂用寶血赦免我們的罪,我們用簡單的信心相信神確實叫耶穌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這是出路,又是生路,千千萬萬無望的人因信祂而得救。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拉娜•阿利盧耶娃於1967年到美國,和她9歲的小女兒住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一座極普通的小房子裡,她把名字改為拉娜•彼得斯,說她不喜歡自己的過去,再不想叫斯維拉娜這個名字了,她後來信了耶穌,她說「除了基督教之外,任何醫生都無助於我。」
反對神到底有甚麼好處呢?信有神的人是唯心嗎?一點不見得。相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沒有神,而說信神的人是唯心,他才是唯心呢!
一個得永生的人就不悲觀了。他的人生觀是歡樂的。他雖然看萬事如糞土,但他無論在哪裡工作,都是表現良好,既殷勤又忠誠,不貪利也不遲到早退。他為甚麼能這樣呢?因為他已經得著永生的盼望。他清楚知道人生的意義,做人不單為要別人得今生的好處,主要還是要叫人得永遠的生命,他能有好的表現,是要榮耀神!他知道自己這樣做,並不枉然。盼望你也能做這樣的人!由悲觀失望轉向基督,成為一個滿有喜樂平安,為要叫人同得福音好處的人,這才是人生在世上最大的目的意義。
傳道書說,日光之下,凡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這是對世人的真寫。傳道書要我們轉向真神,認識基督,這是最重要的。這本書並不像一般小說,也不是一篇悲文,或一齣悲劇,只叫你哭一場,哭完了還是悲歎失望!不!不!傳道書是由空到實,由悲到樂,由死到生。佛教承認世界萬事皆空,要用另一個「空」字寂滅來補上前一個空字,結果還是空!空!空!基督教也承認萬事如糞土,一切皆空。但我們用個「一」字來補這個「空」字,這才是實在的,可靠的,有盼望的。除了耶穌以外,再沒有一條生路,再沒有得救之法。朋友,請你再想想,放下你過去的成見,接受耶穌做你個人的救主,保你有平安,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