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如何指正他人?[不加思索的信仰之六]

約翰麥克阿瑟

今天,教會尤其需要分辨力。經過前幾次學習,我們已經明白,無論教會領袖或平信徒都需要做出敬虔的判斷。信徒分辨是非,才能在這個罪惡世界裡端正度日。此外,在教會內部,分辨也能幫助我們自察並糾正他人錯誤。

根據聖經,我們應當審判彼此昭然若揭的罪行。保羅說,「教內的人豈不是你們審判的嗎?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林前5:12-13)耶穌自己也在《馬太福音》18:15-18提出類似紀律: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神希望他的孩子在地上品行端正。只要你仔細考查聖經便知,神最大的心願是他的孩子能夠聖潔;任何罪惡,無論輕重,都讓他傷心欲絕。上帝曾在舊約命令與他立約的以色列民,彼得盡數援引,以此命令基督的教會:「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1:16;利11:44)。

既然神要求自己的子民聖潔,他們理應追求聖潔。如果教會傳講真道,卻行不出真道,這樣的教會無法在神面前站立,遑論站立於世人面前。可是,今天很多教會正是這樣,理論上知道要杜絕罪惡,實際上卻對罪一再縱容。一旦講道與實際生命斷開,教會就不再能為人信任,而且很難從靈性和道德層面感召世界。言行不一將滋生假冒為善,而非聖潔。把聖經教導和日常生活分開,這是劣行之最,這種行為敗壞教會,使神焦心,不能榮耀神的話語和他的名。

因為這一原因,今天的教會很少公開管教拒不悔罪的基督徒。當人們不再追求潔淨,也就不再會積極洗淨污穢。耶穌不要論斷,以免被論斷(太7:1)的言論被誤讀誤用,成為教會容忍罪惡和錯謬教導的託辭。隱私應受保護,各人只需對自己負責的觀念支配了很多教會。因為缺少真誠的愛,加之虛偽的謙虛,信徒不再彼此監督,很多基督徒開始信奉外邦人所謂「求同存異」的觀念。然而,教會絕不應謹慎至此,面對罪惡一言不發,不正面指明並命令對方停止犯罪。

教會有義務指明信徒的罪惡,古往今來,一貫如此。在早期教會,很多在巴勒斯坦的外邦人成為基督徒,為了與信徒團契,他們決定住在耶路撒冷或附近區域。當時,大批猶太人因為他們的新信仰,遭到族人排擠,失去工作。為了幫助這群有難的弟兄姐妹,其中不少人幾乎一無所有,有田地房產的基督徒決定賣掉所有,收入交由使徒,他們「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4:35)。這是慷慨、充滿聖靈的信徒的自然反應,他們想滿足肢體的實際需要。

當時,有一對夫妻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他們變賣田產,又向神發誓,要把一切收入交由使徒在教會內分配使用。然而,不知何時,他們悄悄私留一部分銀價給自己。為了表現得和其他信徒一樣慷慨,他們謊稱自己已經把款額全部奉上。主向彼得顯明他們的伎倆,他先指明丈夫的罪惡。

亞拿尼亞,為什麼撒旦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銀價私自留下幾份呢?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僕倒,斷了氣。」(徒5:3-5

一個多時辰後,撒非喇來到使徒面前,她還不知道丈夫已斷氣。彼得問她田產的價銀是否如她丈夫所說,她繼續撒謊,結果遭遇與丈夫一樣的命運。因為這件事,「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徒5:11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自私行徑令人髮指,但他們撒謊的罪大惡極之處在於,他們不僅欺哄教會,而且欺哄上帝。在這件特別的事上,神親手施行懲治,當眾人之面,直接把犯罪者從教會(並地上)剷除,以此表明處理罪惡的方式。教會能夠保持潔淨,不只因為眾人更加畏懼罪,而且因為群體中已不再有假信徒(13節)。

不過,即使在使徒時代,上帝直接干預,用極端方式潔淨教會的行為也不常見,雖然《使徒行傳》4:32-5:11記載了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故事。保羅提到,在哥林多教會,一些信徒因為道德敗壞,並褻瀆主的聖餐,結果體弱生病,甚至死亡(林前11:30;參約壹5:16-17)。上帝對罪惡和聖潔的態度從未改變。今天,神對教會的聖潔要求,完全不亞於他在教會建立之初所制定的標準。教會不可縱容罪惡,不然,犯罪的人和容忍犯罪的人都要遭殃。神當然可以如昔日一樣,用超自然的方式潔淨教會,但他已經把這項職責交給教會。教會必須成為自身罪惡的警察。今天,駭人聽聞的醜聞常常玷污教會名聲,因為信徒沒有勇氣直接指正犯罪的領袖和平信徒。結果,外在世界不得不揭露教會意欲遮掩的污穢隱情。

主從未停止管教他的子民,也教導他們自我約束。上帝教導舊約信徒「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箴3:11-12)。正如地上的父親出於慈愛,管教自己的子女,指正他們的錯誤,神也會管教他的兒女。地上的父母知道,如果教導無法執行,則徒勞無功。他們不僅需要告訴子女何為正路,而且需要通過指正、斥責、懲戒等方法引導他們走正路,其中懲戒居多。「不忍用仗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時下流行觀念完全本末倒置,因為父母若聽憑子女行為不檢,不予糾正,並非愛子女,而是沒有盡職。可惜,甚至基督徒也受到這一觀念同化。「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箴19:1822:1523:13),這是箴言作者的金玉之言。

《希伯來書》作者引用《箴言》3:11-12後,繼續寫道:

「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再者,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嗎?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份。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7-11

如果教會只在言語上強烈抨擊罪惡,卻不施行任何管教,教會成員不可能順服上帝的聖潔標準。一般而言,子女不會聽從只說不做的管教,屬靈的子女也一樣。由於肉體的罪性,基督徒仍然很容易出現不順服的傾向。如果標準不能執行,教會絕不可能真正聖潔。因此,教會的靈性健康,離不開對罪惡的指正。

在這一期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如何指正他人。下次,我們將討論如何自我省察。每個基督徒都需要根據聖經,誠實省察自我。

本文來源:http://www.chinamuzhe.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本網誌主要是探討聖經及信仰問題。我們歡迎讀者提出疑問或發表意見。但我們不接受有人藉此平台宣揚異端及政治信息。我們只集中討論聖經的原則,並不主張批評個別政治人物及事件。在討論時也須注意有沒有人身攻擊及使用粗言穢語。我們盼望這個網誌能在每一方面都榮耀神及造就信徒。此外,留言者自行刪除的信息,都會出現"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的標示,各位無需緊張。除非留言者犯了以上問題,本網誌的管理員不會無緣無故地刪除你們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