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星期三

寫給年青的基督徒

「少年人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一2:14-15)

約翰在約翰一書第二章提到三種人:小子、少年人及父老。究竟約翰是以他們的真實年齡來分類,還是以信主的年日來分呢?個人認為首先按字面解最好。小子、少年人及父老就是不同年紀的信徒。當然,按靈性成熟程度來分也可以的。教會確實有不同信主日子的人。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信徒的年齡正好反映他們靈性的成熟程度。年紀最少的就是靈命最初階的人,他們只懂聖經的基礎真理:「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約一2:12);少年人就是信主已有一段時間,且經歷過多少試煉及爭戰的信徒:「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約一1:14);父老就是屬靈經驗最豐富,認識神及祂旨意最深的一群:「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約一2:13)。事實上,一間建全的教會,應該是有不同年齡層的信徒。小子們顯然比較單純及無知,特別需要成熟的信徒扶持提點。少年人顯然是較有活力及幹勁,思考行動敏捷,但較輕率衝動。父老體力精神轉弱,但能深思熟慮及經驗豐富。教會需要這三種不同年紀的來彼此配合、互補不足,教會才能健康有力的成長。

遺憾的是,今天不少教會在這方面失去了平衡。有些教會太多年輕初信,他們是有活力及衝勁,但缺乏屬靈知識及經歷,也不熟練分辨真理,乃是「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的嬰孩 (5:12)。許多牧者及教中長輩為因為不想失去他們,就盡量投年輕人所好,結果這類的教會往往是最世俗化,靈性也是最幼稚的。

另外,我又看到一些教會大部分都是年紀較長的信徒。這些教會是持守純正信仰,也是強調分別為聖,但初信的人不多,傳福音缺乏力量,有資格承擔教會重的信徒又不夠,教會只靠一小撮長的信徒來維持。教會青黃不接,漸漸就成為了一個暮氣沉沉,缺乏活力及生氣的聚會。

我絕對無意將問題過於簡化,也不是把責任歸咎於某一方。今日教會面對的困難的確有許多因素。但其中一個我們不能否定的主要原因,就是教會的「少年人」出了問題。如以上所說,少年人就是信主已有一定年日,有一定的生命經歷的信徒,這些人是最合適負擔教會事務的人選。聖經明說,初入教的人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提前3:6)。他們也缺乏知識及經驗去承擔教會重要的崗位。父老靈程及經歷固然最深,但他們的精神及體力下降,不能承擔教會太重的擔子。所以自然地,建立及拓展教會的重任就落在最能付出時間、精力及熱情的「少年人」身上。

事實上,聖經形容少年的特徵就是「剛強」:「少年人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剛強。」少年人的確充滿熱誠及活力,敢於嘗試及不怕爭戰。俗語說:「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用在屬靈的事上也合適。我們看見歷世歷代都有不少年青時代已經為主大用的信徒。馬丁路德、加爾文、衛斯理、克理威廉、司布真、戴德生、賈艾梅、王明道、倪柝聲等都是「少年負軛」的。許多宣教士都是年青時代就蒙召。二十世紀初的在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中被神被呼召作宣教的大部分是大學生。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也有學生運動,不少學生被神感動,撇下一切去邊疆傳道。「獻給無名的傳道人」一文的作者邊雲波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然而,聖經形容少年人剛強,主要還不是指精神體力方面,而是「神的道常存在他們心裡」。在屬靈的事上,只有神和祂的道能使人剛強:「你們要靠著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6:10, 14)。少年人已對聖經的基礎要道有一定的認識,應該進一步「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3:16)。少年時代學習速度最快,記憶力最好,思考力最強,是把神的話藏在心裡的上好時機。筆者個人的經歷能印證這點。現時留在我腦海中的聖經金句,大部分是在少年時代背下的。現在要背新的,已經力不從心了。

少年人不單把聖經常存在心裡,聖經還說他們「也勝了那惡者」。而勝過惡者的關鍵就是神的道:「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12:11)。當少年人把神的話常存在心裡,他們就能勝過那惡者。勝過惡者甚麼呢?主要是牠的計謀及試探:「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10:4-5);「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4:1-4)。魔鬼會用世界各種各樣的風氣及觀念來影響我們的心思,引誘我們不信及犯罪。而牠的攻擊又是這樣防不勝防,我們靠自己力量實在沒法抵擋。我們只能靠神及神的話語才能站立得住。然而,我們也不是一味消極的抵抗,聖經是說「也勝了那惡者」。可見那些少年人真的很剛強,連魔鬼也不怕。若教會多些這樣的年青人,教會復興就有希望了。

可嘆現今世代的年青信徒,大部分都沒有約翰所提及的特質。他們既不剛強,也沒有神的道常存在心,不單無力勝過惡者,反而時常被惡者所勝。何解?以下是我許多年來觀察出來的原因:
    
(一)  愛世界
無可否認,年青基督徒軟弱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愛世界:「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大部分都會認為這是神給每一個基督徒的命令。這誠然是對的。魔鬼會利用世界來引誘任何年齡的信徒。但我們也不可忽略,這個「不要愛世界」的吩咐,是接續在寫給少年人的話之後:「你們也勝了那惡者。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我相信聖經這樣的編排也有神的心意。事實上,被世界影響最深的,確實是少年人。小子們年少單純,入世未深,未必對世界的事物有太多戀慕及渴求。許多老年信徒都稍有所羅門的經歷,嘗過不少世俗的樂,發覺都不能真正滿足他們,多多少少感到「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2),最終就體驗到只有「基督是我們的滿足」。但少年人就不同了。少年人正值黃金年,他們有知識、時間、機會、興趣、好奇、魄力、勇氣去探索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他們的心很容易就被這個世界所吸引。我不是說年青人不可以接觸及探索這個世界。我只是指出這世界對年輕人的心智有特別大的影響。

其實,愛世界大致上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比較低層次,但也比較普遍的,就是享樂主義。當然,正常及適度的享樂是神容許的,但許多人(包括信徒)都把享樂看為人生的目標,好像以為神造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我們在世上快快樂樂過一生。他們的人生觀就是盡量用享用這個世界來滿足自己。信徒雖然未敢把世界的享樂取代神,但也縱容自己去追求過多的享受,以致影響了他們屬靈的追求及事奉。

對於享樂主義,其實聖經一早已經有評論:「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11:9-10)。享樂本身並不是罪,所以聖經沒有禁止我們享受。但神說祂會審問。審問甚麼?就是審問我們如何及為何去追求這些世上的享受。若你純粹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花了過多心思為肉體安排,影響了你對屬靈事物的追求,神就必審問。你不是神忠心的管家,因你浪費了神賜給你寶貴的時間及恩賜。

一個較高層次的愛世界,就是理想主義。大部分年青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夢想,這實在是無可厚非。但現今世代年青人追求理想的心態顯然是過於自我中心。請問在以前打仗的日子,為何有這麼多年青人自願加入軍隊,為國捐軀?這些人從小的志願就是當兵嗎?我想不的,他們是為了保衛家園而奉獻自己。看近一點,我們的長輩當年如何選擇他們的職業?主要為興趣及理想嗎?我想也不是,他們多數是為了承擔家庭的責任,以致他們日以繼夜地辛勞工作。那些年也有不少年青人中途輟學,投身社會,為了供養弟妹上學的故事。現今許多年青人卻不是這樣。他們看重個人興趣及理想,過於看重生活需要及責任。有些人比較高尚一點,他們的理想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建設公義社會。他們希望可以靠人的力量建立一個公義的世界,一個理想的烏托邦。所以他們就很熱衷參與社會性及政治性活動,竭力爭取更多的民主、自由、人權等,有些人甚至作出了激進的行動,破壞了社會的秩序及法紀。明顯地,這樣的理想主義都不是神的心意。

讓我重申,我不反對青年人應有大志及理想。我只是想,為甚麼屬主的人不可以追求屬天的志願及理想呢?多少年青信徒在求學時代,老師要我們寫「我的志願」時,會揀選作宣教士或傳道人?恐怕萬中無一,連牧師子女也未必會這樣選擇。今天年青信徒實在很少有這個心志,聖徒的見證一去不再。戴德生年青時已立志要到中國宣教,二十一歲就放下家人及未婚妻,中國創立內地會。劍橋七傑大學時期被神呼召,畢業後放下一片光明的前途,遠赴窮苦的中國傳道。宣教之父克理威廉三十一歲成立浸信會差會,親身到印度宣教四十年。他其中一句名言就是:「向神期望大事,為神圖謀大事」(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為甚麼我們看不見今天年青的信徒有這樣的理想及大志?難道屬世的事才是理想,屬靈的事就不是?
    
(二)  少年的私慾
世界是從外面誘人,但私慾卻是在人的裡面牽引誘惑我們。事實上,在我們裡面的敵人往往比外面的敵人更難應付。更糟糕的是,世界及私慾常常是裡應外合,對抗聖靈。保羅提醒提摩太「要逃避少年的私慾」(提後2:22)。為甚麼特別提「少年的」的私慾?我們都明白,任何年齡的人都有私慾。但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同意,私慾在少年時代最為強烈。傳道者也特別提醒少年人「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11:10)

不少年青信徒對「逃避少年的私慾」這教訓不以為然。他們以為這是律法主義或規條主義。這是很大的誤解。聖經一方面反對律法主義及禁慾主義,但另一方面亦吩咐我們「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逃避少年的私慾」、「禁戒肉體的私慾」、「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等。基督徒如何取得平衡呢?答案就是要從聖經中正確地認識神的心意。律法主義是人想靠律法得救。律法本身並沒有錯。實際上,律法是神給以色列人的,怎會有錯?錯就錯在人要守律法得救,不是憑著信心。聖經從來沒有廢掉律法及十誡(基督來是成全律法),也沒有指出所有規條都是罪。

禁慾呢?我們知道聖經多處都有教導禁食的道理,禁食是為了刻苦己心、專心禱告而不食。這明顯是禁慾的一種,但這是聖經容許,有時也有這個需要(2:20)。林前7:5保羅容許夫妻暫時分房,「為要專心禱告」。這也是禁慾的例子。所以,有合理原因的禁慾是可以的。但禁慾主義卻不同。甚麼是禁慾主義呢?他們以為肉體是罪惡,享用世界是不屬靈,所以就禁止任何形式享受。他們禁慾的目的是以人的行為(甚至是苦行)討神喜悅。這當然是錯誤的。但若我們懷著純正的動機,合乎聖經原則,甘願放下一些神容許的權利(如吃喝),為了一個達成一個屬靈的目標(如專心禱告),這是絕對可以的。

為甚麼聖經不單單告訴信徒該做的事,還要消極地吩咐信徒「逃避」、「禁戒」、「操練」、「攻克」、「不要愛」呢?答案就是人裡頭的私慾(或稱肉體罪性)。這私慾並沒有因我們信了主,有了聖靈的內住而改變。人很容易就會被世界及自己的私慾迷惑及倒:「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慾,和宴樂」(3:3);「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1:14-15)。聖經明說末世的人(包括信徒)「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3:4-5)。宴樂本是中性,但人性就是喜愛放縱肉體的私慾,結果就是愛宴樂,不愛神。所以,我們信主的人不單犯罪的事不可碰,那些容易引致我們犯罪及影響我們與神關係的那些事,我們也要盡避免。那些影響我們屬靈追求的習慣,我們要小心注意。相反,一些對我們靈性有益處的規律,則應該好好建立及持守。不要被人用「律法主義」恐嚇(我聽過有年青的神學家指不贊成基督徒紋身的人是法利賽主義者),就對所有屬靈規律敬而遠之。要記著,不靠信心,只靠自己行為企圖賺取恩典的,這才是律法主義。若我們倚靠神而為自己定下一些正常的規律,操練敬虔,這絕對是必須的。

我認為現今普遍年青信徒靈性不長進的一個主因,就是沒有一個有規律的生活。單看他們作息的時間可知一二。許多年青人都是三更半夜才睡(上網、看劇、玩手機等),連星期六晚也是這樣。主日聚會怎會有精神呢?所以主日遲到或缺席的事很普遍。他們厭惡規矩,厭惡為自己定下有規律的生活及追求目標。早起靈修是規條、堅持主日聚會是規條,定時定刻禱告是規條,減看電視多讀聖經也是規條。這樣輕看屬靈操練、不管制自己私慾的人,靈性一定不會好,也難於承擔建立教會的責任。
    
(三)  朋輩影響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提後2:22)。保羅在提醒提摩太逃避少年的私慾之後,他接著又提到要「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一起追求。前者是個人性的,後者是群體性的。我們知道少年人很受朋輩的影響。很少少年人是喜愛孤獨,不需別人的陪伴及認同。他們總喜歡有些同學、同事或朋友一同成長、工作及娛樂。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神造人是有群體性的。但我們也要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及接觸,確實會互相影響的:「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27:17)。少年時代是最喜歡及最容易結交朋友,但輩的影響力也是最厲害的。對於結交朋友,聖經已有很清楚的指引:「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18:24);「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林前15:33);「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林前5:9);「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明顯地,年青人需要小心選擇自己的朋友。我不是說基督徒可以與基督徒作朋友,我不是意思。神的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安排我們結識許多不信的同學及朋友,這些友誼也頗珍貴的。但我們也要明白,因他們沒有神的生命,他們的人生觀、道德觀及世界觀自然我們基督徒大大不同。只談表面的東西(吃喝玩樂)當然沒有問題,但一談到信仰及道德問題,他們就不能接受我們所堅持的,我們也不認同他們的觀點及做法。

對於那些道德操守有問題的,我們要特別小心,要盡量避免密切的接觸,恐怕他們不虔不潔的觀念,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們向主純一清潔的心(1:23)。讓我重申,除了那些損害你仰及品格的人之外,我們的確可以非基督徒的友誼(也為了傳福音的緣故),然而,但我們更應該著重主內弟兄姊妹的相愛及相交。這樣我們就才能「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10:24)。有傳道人說,基督徒最好的朋友應該也是基督徒。本人十分同意的。

遺憾的是,許多年青的信徒在這方面都學得不好。愛世界的信徒通常都與世俗為友的人為伍。就是在教會的團契裡,不見有許多真理上的教導及通,都是比較增進關係的交誼活動。聖經只陪襯,稍為提及而已。其實建立關係及增進感情也沒有錯的,但建立屬靈的關係,主要應以聖經為中心。我們是一同追求神,一同學習真理,一同分享神在我身上的恩典,並且一同爭戰。若我們交通是以生活工作、家庭、娛樂為主題,這是本末倒置了。

事實上,不多信徒有屬靈的知交越來越少人愛談論屬靈的事情。能找著幾個能同心禱告追求、交通、事奉及爭戰的同伴彼此相愛彼此激及彼此扶持實在不易。但除此之外,我們難孤單地打仗而不灰心。
    
(四)  沒有追求目標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許多人以為基督教就是叫人守很多教條,不可這樣,不可那樣。其實真正的信仰是很積極的。我們追求也不是空泛的,乃是有具體目標的:「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不少信徒所以追求散漫,作工乏力,就是他們沒有清的屬靈目標:「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林前9:26)
     
其實說年青人沒有目標,這也不大確。任何人作任何事都有目標。不過許多時這些目標都是短期的,價值也不大。如你偷懶不溫書而去打球。你的目標就是享受打球的快樂然而,你也放棄了較長期的目標,就是你的學業。弟兄姊妹,我們作基督的目的是甚麼?我們追求的目標是甚麼?是學業成績?是吃享樂?是名譽地位是高薪厚職?是美滿家庭?是安居樂業?這些事固然不是罪,但都是短暫的,也不能使人得著真正的滿足。況且,這些事非基督徒也能得著,或許更易得著,為何要這樣辛苦作基督徒呢?就是因為我們信主的人有一個世上最偉大最崇高的目標,值得我千辛萬苦,撇下一切的去追求:「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3:8);「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3:13-14)

我今日奉神的名問每一個自稱信主的基督徒一個問題:你的人生目標是甚麼?若你的答案不是要得著基督並祂召我來得的獎賞,那麼你最好審視一下你是否真實信主若你的答案是是的,那為何你的人生仍舊是這樣沒有方向,追求仍是這樣沒有目標?為甚麼你效法保羅「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為甚麼你為你喜歡的事就甘心情願、不辭勞苦的爭取,為神的事情你就這麼保留及退縮?請坦白問問自己的良心吧!
    
(五)  愛主的心不足
歸根究底,基督徒靈性軟弱,無心事奉,爭戰乏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愛神不足。「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73:25);「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63:1);「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119:97);「我喜愛你的話惟你的律法是我所愛的。」(119:162-163)。一個人若愛神,就自然愛慕神的話語。他就很自然把神的道常存在心裡。這人就能剛強,也勝過那惡者。一個人不愛神,就不會愛慕神的話,他就不會把聖經常存在心,他就不會剛強,他就會轉去愛世界,他就不能勝過惡者。

為甚麼基督徒會愛主不足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不想及不求。「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5:14-15)。基督徒不常被主愛激勵,就是因為我們不多想。以上提及過,年輕人愛思考,有理想及夢想,但為甚麼偏偏對世界上最偉大、最振奮人心的事主十字架的愛想得那麼少?為甚麼我們不多思念於我們靈性有益的事,而是常常思念地上虛空短暫的事?「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4:8)

第二個原因,就是不求。「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愛」(林前12:31, 13:4)。許多解經家都認為保羅所說的「更大的恩賜」就是愛。聖經清楚指出,最大的誡命乃是愛神:「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12:30)。保羅為以弗所教會求甚麼?「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3:14-19)。保羅是求神叫他們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求這愛充滿他們的心。保羅為以弗所信徒求,為甚麼我們不為自己求?我們一生為這麼多生活瑣碎的事向神求,為何這最重要的一件事神的愛這麼少求?若你覺得自己愛神不足(筆者自問也是),為甚麼你不懇切求神用祂的愛更多感動你,使你愛祂更深呢?
 
 
切願深愛我主,愛主更深,
我心向主傾吐,願主聽聞,
求主安慰我苦,導我深愛我主,
愛主更深,愛主更深。
(頌主聖歌303)
你的大愛,過於人所能度,
我救主耶穌!但不堪的我,
真要知道它的高、深、長、闊,
好叫它的能力越顯越多在我身上!
哦,我主,求你用愛充滿我,
領我到天上永活的江河;
讓我用簡單的信到那裏,
倚靠、鑑賞、稱羨並享受你,不再他求。
(聖徒詩歌178)

讀過一本叫「愛主」的小冊。作者指出世界有兩件最難明白的事。第一,基督竟然會愛我們這些污穢敗壞的罪人。第二,我們這些蒙恩得救的人竟然不愛主。許多人口說愛主,但生活為人卻顯露不出來。何解?因為他們愛主只是愛世界上眾多事物的其中一樣。他們不能對詩人的心聲說阿們:「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73:25)。究竟神對信徒愛祂的要求是甚麼?「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21:15);「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14:26);「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弟兄姊妹,你們是否以以上的要求及標準愛神?若不,難怪你仍對世界有這麼多留戀,對神的話語這麼缺乏愛慕,靈性這麼軟弱,爭戰這麼不振。

最後,我想再向年青的信徒多說幾句話。或許明白及接受我勸勉的年青信徒不多,但我確實懷著很沉重的心情寫此文的。我心為青年人感到很可惜,為教會感到很擔心,為神感到很難過。我信主這二十年中,真的很少遇到靈性剛強,心裡常存神的道,又勝過惡者的少年人。大部份年青信徒都是想追逐自己的喜好及理想,為世界的事物獻上他最好的時間及精力,「幾乎無人因主緣故,看萬事如土」。教會缺少了剛強的少年人,找不到合適的人承擔及接棒,就漸漸地衰弱下去。神得不著祂的軍兵,為祂的國奮勇爭戰。少年人不是像「必須吃奶」的嬰孩,就是被「世務纏身」(提後2:4),不能得招他當兵的神喜悅。神的國嚴重缺屬靈精兵,與仇敵爭戰。今天誰肯為主出戰場,像當日的大衛自告奮勇,為神的大名挺身而出呢?每當我讀《天路歷程》時,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堅忍的見證:

堅忍知道他的時期到了,便叫齊了他的朋友們,對他們說:「我如今到我父那裏去,雖然經過千辛萬苦,並不悔恨,我的劍給我的繼承者,我的勇與技能可以給那些合格的人。我身上的傷痕我自己帶去,可以作為我的憑據,我曾經為我主盡力殺過敵。

請問你有沒有為主盡力殺過敵?你身上有沒有傷痕作憑據?若沒有,你就浪費了你的青春:
 
 
將你最好的獻與主,獻你年青的力量,
將你純潔熱情心靈,忠心為真理打仗;
主耶穌已有好榜樣,勇敢堅定不懼怕,
你要忠心敬虔愛主,將最好的獻與祂。
將你最好的獻與主,獻你年青的力量,
穿上救恩全副軍裝,忠心為真理打仗。
(青年聖歌I 48)

願神在這年代興起合祂心意的剛強精兵,也願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回應主的呼召,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阿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本網誌主要是探討聖經及信仰問題。我們歡迎讀者提出疑問或發表意見。但我們不接受有人藉此平台宣揚異端及政治信息。我們只集中討論聖經的原則,並不主張批評個別政治人物及事件。在討論時也須注意有沒有人身攻擊及使用粗言穢語。我們盼望這個網誌能在每一方面都榮耀神及造就信徒。此外,留言者自行刪除的信息,都會出現"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的標示,各位無需緊張。除非留言者犯了以上問題,本網誌的管理員不會無緣無故地刪除你們的留言。